| | |
|
2011/11/08■我(三)
|
|
|
箴言(一)
小时候在蓟县,我常跟姥姥去城里的一个寺庙,叫独乐寺。寺里有泥塑的菩萨像,十八九米高,一直矗立到大殿顶上去。寺庙的墙上有一圈壁画。我经常看这些菩萨、壁画,回家就找些纸描画,还和泥捏自己的玩意。过年过节大人做花馍,我也照着捏小猫、小狗、小鸟。再大一点,上小学,写大字,有墨有砚了,我又着迷砚台上雕的花花草草,专找那没雕的素砚,拿铅笔刀刻,搞不清刻的什么,就那么刻了磨磨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2011/11/08■我(二)
|
|
|
出去看看
1989年底我去美国,到1991年初回国。去美国说是偶然,但也是一个愿望,因为八十年代国内的油画创作面临好多问题,很多青年人对国外的东西形成了一种追逐的潮流。中国的现代化明显是以西方为标准,理论界组织专门的班子翻译西方的现代文艺理论。开放了,也有了机会,通过各种渠道出去的人很多,形成了一种出国潮,出去的人经常有信息反馈到国内。当时有个画家带信给国内,大意是说画油画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2011/11/08■我(一)
|
|
|
工作
美院毕业以后我就到了美术公司。那时候正清查“5·16”,部队来要人的时候,所有胳膊腿儿健全、有劳动力的人,包括当时的运动骨干,都必须要去。又因为在那里做的是部队下属的农业、工业上的活,劳动强度很大,我这种情况人家一看,缺只手肯定不行,跟“5.16”也没有什么关系,是游离于运动之外的逍遥派。河南人一看,不要,北京开始也不要,后来军宣队就跟北京这边说,你们要的这些人里,必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2011/11/08■就我所见
|
|
|
系统的看了白羽平从学画到现在的大量作品,感觉他有一个对所谓‘学院艺术’的情结,就是对基础训练和艺术形式完美的追求,这倒不是说非得面面俱到,但从他开始画画,一直到上民院,后来到美院进修,基本上是一脉相承。从这段时间的作品可以看到,他已经不是简单的模仿学院的东西,特别是在速写、素描和一些不过分深入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的主动捕捉和把握的能力。早期利用油彩这种材料之后,作品的主动性就不如...
详细>>
|
|
|
|
|
| | |